——前CBA巨星坦言:“不装了,我是开拓者球迷”
深秋的青岛训练基地里,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木地板上,刚刚结束晨练的丁彦雨航擦了擦汗,谈起那个比他小12岁的后辈——杨瀚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希望瀚森能在NBA闯出一片天,”这位曾两度荣膺CBA常规赛MVP的锋线球员语气坚定,“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样的机会。”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新赛季训练营刚刚拉开帷幕,这支正处于重建期的球队,或许正需要一位像杨瀚森这样充满潜力的国际新星。
传承的火炬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长卷上,通往NBA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与挑战,从王治郅到姚明,从巴特尔到易建联,每一位踏上那片赛场的中国球员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期望,这个火炬似乎即将传递到18岁的杨瀚森手中。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2018年参加NBA夏季联赛的情景,”丁彦雨航回忆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那种竞争环境、那种身体对抗,都是CBA难以比拟的,但我看到了瀚森身上的特质——他不惧怕对抗,学习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有那种敢于挑战的勇气。”
杨瀚森,这位身高216cm的中锋,在去年的U19男篮世界杯上一战成名,面对强大的法国队,他砍下14分9篮板6盖帽;对阵西班牙,他又贡献了12分9篮板,他的移动能力、篮下技术和防守意识,让众多NBA球探眼前一亮。
“很多人拿他和周琦比较,但我觉得他们是不同类型的球员,”丁彦雨航分析道,“瀚森的篮下脚步更扎实,传球视野也更好,他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王治郅,但他还需要加强身体对抗和投篮稳定性。”
开拓者的机遇
“不装了,我是开拓者球迷。”丁彦雨航笑着坦言,“从罗伊和阿尔德里奇时代开始,我就关注这支球队,他们有着培养国际球员的传统,现在的阵容结构也正需要内线新鲜血液。”
波特兰开拓者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在送走达米安·利拉德后,球队正式进入重建期,他们拥有德安德烈·艾顿这样的年轻内线,但缺乏一个能够拉开空间、策应进攻的技术型中锋。
“想象一下,如果瀚森能够加入开拓者,他可以向艾顿学习如何适应NBA的节奏,也可以在发展联盟中慢慢磨练,”丁彦雨航设想道,“最重要的是,开拓者教练组以培养年轻球员著称,他们不会急于求成。”
开拓者队总经理乔·克罗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球队重建将“注重长期发展而非短期成绩”,这种理念正好符合杨瀚森这样的潜力新星的需要——他需要时间适应美国篮球文化,增强身体素质,逐步适应NBA的比赛强度。

挑战与机遇并存
通往NBA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丁彦雨航对此深有体会:“语言、文化、饮食习惯、比赛节奏……一切都是挑战,我记得自己在独行侠训练营时,即使是最简单的战术术语,也需要反复理解。”
对于杨瀚森来说,他面临的挑战可能更为严峻,现代NBA对内线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能够换防外线,需要具备一定的远投能力,还需要在高速攻防转换中做出正确决策。
“我建议瀚森加强三分投射,”丁彦雨航指出,“现在的NBA,没有稳定外线威胁的内线球员很难获得充足的上场时间,他的横移速度也需要提高,以适应NBA级别的挡拆防守。”
除了技术层面的挑战,心理调整同样关键,从CBA到NBA,球员的角色定位会发生巨大变化——从球队核心到角色球员,这种转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在CBA,你是明星球员,每场比赛都是焦点;而在NBA,你可能只是替补席末端的一员,”丁彦雨航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学会接受这种落差,同时保持自信和竞争力,这是每个中国球员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中国篮球的新希望
当周琦的NBA之旅未能达到预期,当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中国篮球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旗帜人物,杨瀚森的出现,恰逢其时。
“这不只是瀚森个人的事情,”丁彦雨航神情严肃,“他的每一步,都关系到中国篮球的未来,一个成功的NBA球员,能够激励整整一代年轻球员,也能提升中国篮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走出去”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篮坛,闭门造车已经无法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和节奏,杨瀚森的NBA之路,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实践。
“我相信瀚森能够承受这种压力,”丁彦雨航表示,“我与他交流过多次,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他明白自己肩负着什么,也清楚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技术与风格的融合
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在当今NBA或许能找到一席之地,他的篮下脚步让人想起传奇中锋哈基姆·奥拉朱旺,而他的高位策应能力又颇有尼古拉·约基奇的影子,与这些超级巨星相比,杨瀚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代篮球已经模糊了位置概念,”丁彦雨航分析道,“中锋不再只是篮下的巨无霸,他们需要成为进攻的枢纽,这正是瀚森的优势所在,他在青岛队就已经展现了出色的传球能力。”
在NBA,越来越多的球队重视内线球员的策应能力,萨克拉门托国王队的多曼塔斯·萨博尼斯、丹佛掘金队的尼古拉·约基奇都是这种趋势的代表,杨瀚森如果能够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技能,将大大增加他在NBA的生存空间。

“我建议他多看约基奇的比赛录像,”丁彦雨航说,“学习如何在高位组织进攻,如何利用自己的身材优势创造机会,也要加强力量训练,NBA的内线对抗远比CBA激烈。”
开拓者的重建拼图
从球队需求来看,开拓者确实是杨瀚森的理想目的地之一,随着球队进入重建期,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年轻球员,也能够提供相对充足的上场时间。
“开拓者的战术体系强调空间和移动,这适合瀚森的技术特点,”丁彦雨航分析道,“他可以作为一名高位策应点,也可以利用空切得分,关键是,他需要适应NBA的三分线距离,扩展自己的射程。”
开拓者主教练昌西·比卢普斯以善于调教年轻球员著称,在他的体系中,技术全面的内线球员往往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杨瀚森来说,这样的环境无疑有利于他的成长。
“我希望开拓者管理层能够看到瀚森的潜力,”丁彦雨航表示,“他不一定能够立即成为明星球员,但他有着光明的未来,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指导,他完全有能力在NBA站稳脚跟。”
随着2024年NBA选秀的临近,杨瀚森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各大选秀预测榜单上,有的专家将他排在首轮末段,有的则认为他可能需要从第二轮开始,但无论如何,这都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又一位中国球员踏上NBA的舞台。
“选秀顺位并不代表一切,”丁彦雨航提醒道,“很多二轮秀最终在NBA取得了成功,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球队,然后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对于杨瀚森来说,最好的发展路径可能是在选秀后被球队下放到发展联盟锻炼,逐步适应美国篮球的风格,等待NBA的召唤,这条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却最为稳妥。
“我相信瀚森能够成功,”丁彦雨航最后说道,“他有着中国篮球人的坚韧和毅力,也有着现代篮球需要的技术和视野,当他站在NBA赛场上的那一刻,他将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中国篮球的新希望。”
夕阳西下,训练馆内的灯光次第亮起,丁彦雨航拿起篮球,继续着他的训练,虽然他的NBA梦想因伤病未能完全实现,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而在大洋彼岸,波特兰的摩达中心球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中锋,在这里开启他的NBA征程。
中国篮球的薪火,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球员间传递,从姚明到丁彦雨航,从丁彦雨航到杨瀚森,改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那份对篮球最纯粹的热爱与追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