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2日,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年度总决赛在广东佛山落下帷幕,这场汇聚全国顶尖业余击剑选手的赛事,不仅为年度积分排名画上句号,更成为业余击剑爱好者展示技艺、交流学习的盛大舞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俱乐部代表队齐聚一堂,以剑会友,竞逐荣誉。
作为国内业余击剑最高水平赛事之一,本届总决赛设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分设U10、U12、U14、U16、17+以及公开组等多个年龄组别,赛事历时三天,吸引超过2000名选手参赛,竞争激烈程度创历史新高,许多业余击剑爱好者通过分站赛积累积分,最终获得总决赛参赛资格,实现了站上全国赛场的梦想。
赛事亮点频现,年轻选手表现抢眼
在U14组男子花剑比赛中,来自上海剑锋俱乐部的小将李明轩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以15比12击败对手夺冠,这位年仅13岁的小选手赛后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总决赛,能够拿到冠军非常开心,比赛中最难打的是半决赛,对手的防守很严密,我通过变化节奏才找到突破口。”
女子重剑U16组别决赛同样精彩纷呈,北京锐剑俱乐部的王思雨与广州剑道俱乐部的刘梦琪上演了一场攻防大战,双方战至14平后,王思雨一记果断的进攻最终帮助她锁定胜局。“我告诉自己要冷静,等待机会,最后一剑我看到了她的小空当,就毫不犹豫地出手了。”王思雨赛后分享她的获胜心得。
成年组比赛中,来自深圳剑士会的张涛在男子佩剑公开组中表现突出,以全胜战绩夺冠,这位36岁的律师平时工作繁忙,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训练。“击剑是我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方式,它教会我专注和决断力,这些在工作中同样重要。”张涛说道。

赛事组织专业,保障选手发挥最佳水平
本届赛事组委会在场地布置、裁判队伍、赛事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国际标准的剑道、专业的电子裁判设备、经验丰富的裁判团队,为选手创造了公平竞赛的环境,赛事还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物理治疗师,确保选手们能够以最佳状态参赛。
赛事总监王志强介绍:“我们今年特别加强了赛事服务,为选手提供更衣室、休息区、装备维修点等便利设施,我们还邀请前国家队成员举办技术讲座,帮助业余选手提高技战术水平。”
许多参赛选手表示,赛事体验非常专业。“这里的比赛氛围和设施都不亚于专业比赛,让我们业余选手也能感受到职业比赛的氛围。”来自成都剑客俱乐部的赵琳说道。

击剑运动普及,业余俱乐部蓬勃发展
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国内业余击剑的重要平台,随着击剑运动在国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喜爱上这项被称为“格斗中的芭蕾”的运动。
据统计,2019年全国击剑俱乐部数量已超过400家,注册业余击剑爱好者达10万余人,较五年前增长了近三倍,这些俱乐部不仅培养青少年击剑选手,也为成年人提供了学习击剑的机会。
南京剑韵俱乐部教练李晓华表示:“击剑运动能够培养人的专注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不论是对青少年成长还是成年人减压都有很大帮助,我们俱乐部最小的学员6岁,最大的已经60岁了。”
家庭参与成趋势,击剑文化逐渐形成
本届赛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家庭参与度的提高,许多选手全家出动,赛场上常见父母为孩子加油鼓劲的场景,甚至有不少亲子组合同时参赛。
来自杭州的刘先生和10岁的儿子一起参加了本次比赛。“我小时候就喜欢击剑,但那时条件不允许学习,现在陪孩子一起训练、比赛,不仅增进了父子感情,也圆了我自己的梦想。”刘先生说道。
这种家庭参与的趨勢反映了击剑运动正在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家庭文化,赛事期间,组委会还特意安排了亲子击剑体验活动,让更多家庭了解这项运动。
技术分析:业余选手水平显著提高
从技术层面看,本届总决赛选手的整体水平较往年有明显提高,许多选手不再局限于基本动作的掌握,而是在战术运用、距离控制和时机把握上展现出较高水准。
前国家队花剑教练陈亮作为赛事技术顾问指出:“业余选手的进步令人惊喜,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掌握了相当复杂的技术组合,并且在比赛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与俱乐部教练水平的提高和训练方法的科学化是分不开的。”
同时陈亮也建议业余选手加强基本功训练:“击剑是一项需要扎实基础的运动,业余爱好者往往追求高级技巧而忽视基础训练,这是需要改进的方面。”
业余击剑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临近,击剑运动在国内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业余击剑作为专业击剑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中国击剑的整体实力。
中国击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业余击剑竞赛体系,扩大赛事规模,提高赛事质量,为业余爱好者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还将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提高业余击剑的教学和裁判水平。
本届总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2019年中国业余击剑画上完美句号,也为新一年的赛事开启了序幕,许多选手已经开始为2020年的比赛做准备,期待在未来的赛场上再创佳绩。
击剑运动在中国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从专业到业余,从赛场到俱乐部,这项古老而优雅的运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作为连接专业与业余的桥梁,将继续推动击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
发表评论